为确保学院“推免”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根据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教学〔2006〕14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20〕12号)和《河北大学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管理办法》(校教字〔2025〕13号)等文件要求,结合学院实际,特制订本细则。
一、组织管理
(一)学院成立推免工作领导小组,具体组织实施学院推免工作。推免工作领导小组组成如下:
组 长:陈佳
副组长:刘广明
成 员:康翠迪、王利君、刘茜、吕庆明
(二)学院成立推免工作监督小组,具体负责学院推免监督工作。监督工作小组组成如下:
组 长:李亚林
成 员:赵雨馨、刘怡宏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择优推荐,确保质量。在对学生平时学习和科研能力综合测评的基础上,突出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倾向的考查。
(二)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衡量,以德为先,把学生思想品德考核作为推免生遴选的重要内容和录取的重要依据。
三、推荐细则
(一)计算平均学分绩点所包含课程的说明
在对学生成绩认定时,范围均限定为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前三年全部应修必修课程的平均学分绩点。通识通修课程中《形势与政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创业基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人才培养方案中列出的全部艺术教育课程(如《艺术导论》《音乐鉴赏》《音乐欣赏与体验》等课程),成绩不计入学生平均学分绩点。
(二)创新实践能力加分认定的说明
学院原则上按照“河北大学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加分表”中的加分项进行加分认定。个别不确定的和独有的加分项目,根据往年请示教务处和学院推免工作小组确定所形成的惯例,按照以下原则认定:
第一,国家级和省级竞赛的候补队员和陪练队员,按照《法学院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加分表》中相应级别第三名的50%计算加分。
第二,专业学术论文、科研项目(包括纵向和横向)级别认定按照河北大学有关文件执行。
第三,各类公开发表的专业学术论文以实物期刊为准,用稿通知单不予认定。
第四,参加科研项目的排名顺序以河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院备案的申报书或者结项证书为准;没有河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院备案的申报书并且科研项目尚未结项,但是使用科研项目编号发表C类期刊以上论文的,可以认定为参与科研项目,按照实际排名加分。
第五,主持或者参加的科研项目尚未结项的,按照同等级别科研项目分值的60%计算加分。
其他创新实践能力加分认定,参照《河北大学法学院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分级目录》执行(见附件)。
(三)综合测评成绩计算说明
综合测评成绩=平均学分绩点×90%+创新实践能力评分×10%
(四)推荐限制条件的说明
1.推免学生应为应届本科生且身体状况达到教育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及格及以上标准。
2.前三学年全部应修必修课程,如有不及格(包括通过重修、补考后及格)科目者不予推荐。
3.外语基础好,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425分(含425分)以上,或托福80分(含)以上,或雅思6分(含)以上,小语种学生所学语种四级成绩须达到60分及以上。全国大学生英语六级考试不做要求。
4.在专业内按综合测评分数由高到低进行排名,如综合测评分数相同,依次按推荐条件中规定的应修必修课平均学分绩点、英语六级成绩、英语四级成绩区分名次,如以上方法仍无法做出排名,由学院推免领导小组会议研究确定名次。
5.无任何考试作弊和剽窃他人学术成果记录,无任何违法违纪和受处分记录。
(五)遴选范围和名额分配
1.综合测评排名在学校划定的遴选范围之内。具体范围由学校推免领导小组确定,学院按要求执行。
2.由学校确定各专业具体推荐名额,按专业(含试点班)学生的综合测评成绩统一排序。
(六)其他说明
专业试点班与普通班一同进行排名,合并指标进行推荐。
四、回避制度
(一)我校教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子女在本校参加推免时,应严格执行回避制度,并强化制度执行,扎紧制度笼子。确保推免工作公开、公平、公正,严防不正之风对推免工作的干扰。
(二)推免相关工作人员有直系亲属参加我校推免的,应主动向本院推免工作领导小组申请回避,学院推免工作领导小组将回避人员名单报学校推免工作领导小组备案。
推免相关工作人员有非直系亲属参加我校推免的,应主动向本院推免工作领导小组报备,学院推免工作领导小组将报备人员名单报学校推免工作领导小组备案。
(三)我校教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子女、亲属在本校参加推免时,学生本人应主动向本院推免工作领导小组报备,学院推免工作领导小组将报备学生名单报学校推免工作领导小组备案。
(四)对于未按规定报备回避关系的推免相关工作人员,学校将依规依纪严肃处理;对于未按规定报备回避关系且影响推免过程和结果公平公正的学生,学校将取消其推免资格。
五、其他未尽事宜以学校文件规定为准。
附件:
1.河北大学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分级目录2024版(校团字【2024】1号).pdf
2.河北大学法学院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分级目录C类.docx
河北大学法学院
2025年8月
ICP备05000587号 版权所有 河北大学法学院
通讯地址:河北省保定市七一东路2666号
邮编:071000